近日,《人民日報》整版刊發《光大銀行: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報道光大銀行在光大集團的帶領下,緊密圍繞做深做實金融“五篇大文章”,著力打造六大特色業務品牌,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大局,切實踐行金融央企責任擔當。

1
聚焦“五篇大文章”,
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
做好科技金融文章:光大銀行通過構建“強服務、強產品、強生態、強行研、強數智”的“五強”特色支撐體系,推動建成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高度適配的金融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條、全產品要素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截至2024年末,光大銀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增速連續2年高于40%,推動科技金融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
做好綠色金融文章:構建“綠色金融+”綜合服務體系。以分層、分級、分群方式形成綠色金融綜合服務體系,依據重點支持的產業發展方向,前瞻布局綠色業務,為不同領域綠色金融客群提供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光大銀行發揮綠色金融資源配置功能,全力探索創新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緊抓生物多樣性、碳市場、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氣候投融資試點等前沿機遇,梳理形成涵蓋企業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場綠色板塊、綠色租賃、ESG投資等領域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
做好普惠金融文章:在業務規模拓展、服務模式創新、產品體系優化以及支持“三農”發展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為小微企業和“三農”群體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聚焦“科技+創新型”“園區+集群型”“生態+場景型”客戶,推出信用類、抵押類、擔保類和科技類普惠金融“3+1”系列通用類線上產品,建設客戶線上統一申請入口,加快與企業、供應鏈、場景數據的對接,持續提升線上化金融服務能力。開展“服務糧食安全 助力種業振興”專項營銷行動,持續豐富鄉村全面振興產品庫,積極服務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質量發展。
做好養老金融文章:發揮“一個光大”協同優勢,打造“養老賬本”和“養老規劃”兩大專業工具,深耕“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大業務板塊,按年齡劃分“致青春、致奮斗、致擔當、致歲月”四類重點客群,聚焦“日常開支、穩定收益、財富管理、風險保障、代際傳承”五類需求,切實提升養老客群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完善養老保障三支柱體系建設,實現儲蓄、理財、基金、保險產品全品類供給,提供總計超650款養老金融產品。強化線上服務體驗,推出手機銀行“簡愛版”,支持通過智能語音輸入功能指令。提升線下適老化服務水平,創建64家養老金融服務中心,打造光大養老金融特色品牌。
做好數字金融文章:光大銀行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金融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和業務效率。通過“光大云繳費”平臺,構建“生活+金融”場景服務生態,推動金融服務數字化、智能化。光大銀行全面提升數字化經營與產品創新服務能力。圍繞重點客群,提供數字供應鏈、產業鏈服務,建立線上化、平臺化的產品服務體系。
2
著力打造六大特色業務品牌,
提升市場競爭力
“陽光科創”:打造科技金融品牌,助力企業成長。在經營策略上,圍繞客戶和行業采取差異化經營策略,通過“五強”特色支撐體系賦能提升科技型企業服務質效;在產品創新上,通過靈活的利率定價模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精準的金融支持,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
“陽光財富”:構建財富管理服務體系,滿足多元需求。在產品體系建設上,聚焦居民多元化、多層次財富管理需求,發揮養老金融等特色產品優勢,推動多場景融合,豐富產品譜系。在服務體系建設上,以數據為驅動,精準匹配各層級客戶財富管理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
“陽光交銀”:構建交易銀行服務體系,培育特色品牌。以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數據,連接金融機構和產業鏈上下游數以萬計的中小微企業。做深做透“跨境生態、鏈融生態、財資生態”,構建集本外幣、境內外、區內外、離在岸服務于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發揮交易銀行產品譜系廣、輕資本占用、拉動資產負債、綜合收益高及批量拓客作用,不斷提升全行金融服務能力。
“陽光金市”:提升金融市場投資能力,服務多元市場。把握市場主線,做優自營投資業務,豐富投資品種,持續推進專業化經營,服務實體經濟。在風險管理上,堅持底線思維,筑牢全方位風險管理體系,優化金融市場業務交易流程,完善多層次報告監管體系。
“陽光投行”:打造投資銀行服務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聚焦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客戶,充分發揮投行業務輕資本、輕資產、創新性強、靈活度高的特點,通過債券承銷、撮合、并購、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等業務,積極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領域服務,不斷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光大云繳費”:打造數字金融生態,助力增進民生福祉。持續做大做強,構建“生活+金融”及“用戶+客戶”的場景金融服務生態,為用戶提供便捷的線上繳費體驗。截至2024年,該平臺服務人次已超過33億次,覆蓋水、電、燃氣等1.79萬項繳費項目。
?
關注我們